视频︱首次与汤沐海和“哈响”合作 孔祥东:“哈尔滨朋友的热情让我感觉像回家”
10月4日晚,国际华人指挥大师汤沐海携著名钢琴家孔祥东,与百年“哈响”在哈尔滨音乐厅联袂献上“庆十一” 中外经典音乐会。音乐会上,演奏家们表演了《红旗颂》、钢琴协奏曲《黄河》,以及苏联作曲德米特里·肖斯塔科维奇的《第二乐队组曲》和俄罗斯作曲家格拉祖诺夫的《凯旋进行曲》等,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奏,为观众带来直抵内心深处的震撼。记者在演出前,采访了著名钢琴家孔祥东,他坦言这次是首次和汤沐海,及“哈响”的首次合作,感觉很愉快,并且哈尔滨朋友的热情让他感觉像回家一样。
激情洋溢,音乐家精彩演绎中外经典作品
19时,整场音乐会在钢琴与乐队全新版本的《红旗颂》中开始,振奋人心的澎湃乐声拉开了演出的大幕。这个全新版本是由著名作曲家、94岁的吕其明老先生谱写完成的。在3月“上海之春”国际音乐节开幕式上,著名钢琴家孔祥东第一次和乐队演奏。此次在哈尔滨音乐厅则是孔祥东先生走出上海,第一次在北方城市和乐队演奏《红旗颂》。
开篇即气势磅礴,孔祥东以饱满的激情奏响了昂扬的音符,令人热血沸腾。钢琴的演绎极富力度、穿透力,在原有管弦乐的基础上,更增添了作品的厚度与情感浓度。观众仿佛看到了1949年,天安门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,人声鼎沸的开国大典上红旗如海。
接下来,钢琴家孔祥东、指挥汤沐海与哈尔滨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一起奏响了《黄河》钢琴协奏曲。铿锵有力的琴音如黄河般汹涌奔腾,展现出一幅中国人民不屈不挠、勇往直前的宏伟画卷。
这首《黄河》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《黄河大合唱》,是一部礼赞中国人民伟大精神的红色经典钢琴作品,也是世界音乐史上具有影响力的一首中国钢琴协奏曲。而今年是冼星海创作的《黄河大合唱》首演85周年,演奏家们用激情洋溢的演奏致敬着音乐大师。
演出的下半场,乐队演奏了苏联作曲德米特里·肖斯塔科维奇的《第二乐队组曲》。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苏联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,也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。他的作品风格独特,情感表达深刻,深受全球乐迷的喜爱。乐曲的音乐风格融合了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元素,呈现出独特的韵味。这首曲子以钢琴和管弦乐队的组合形式呈现,对演奏者的技巧要求极高,充分展现了作曲家高超的音乐才华。
接下来,哈尔滨交响乐团演奏了俄罗斯作曲家亚历山大·格拉祖诺夫的《凯旋进行曲》。格拉祖诺夫是19、20世纪之交俄罗斯古典音乐的杰出代表者之一,他的创作以光辉灿烂、富于魅力和娴熟的技巧见长。演奏家们铿锵有力、充满激情的演奏,令人振奋。
著名钢琴家孔祥东:哈响的乐手很年轻,但可以感受到古老的音乐底蕴
作为著名的钢琴家,孔祥东曾囊括多个国际大奖和荣誉,全世界已有40多个国家的观众亲身感受过他那激情洋溢的演奏。本场音乐会上,他用跳动的指尖演绎钢琴旋律,用激昂的音律传递细腻的情感,带领观众共同感受了《红旗颂》和《黄河》两部红色经典作品。
采访中,孔祥东坦言,这次是他和指挥大师汤沐海,及“哈响”的首次合作。“我和汤沐海大师认识已经有32年了,但是这是第一次合作,也是和哈尔滨交响乐团的第一次合作。我希望通过两部红色经典的呈现来告诉大家,生命非常的重要,我们要热爱它。哈尔滨交响乐团的乐手平均年龄都非常年轻,里面还有很多外国音乐家,我觉得很可爱。我希望有更多的国际乐手能来到我们的音乐大家庭中。因为我觉得音乐本来就是属于人类的语言,有更多的不同国籍的乐手参与进来,会让我们的音乐变得斑斓多彩。哈响的乐手很年轻,但也是中国年纪最大的乐队,因为它成立于1908年,是中国第一支正式的交响乐团,所以我在哈尔滨音乐厅这么一个非常美丽现代的场馆演出,还是可以感受到其中古老的音乐底蕴。”
孔祥东表示,他上一次来哈尔滨演出,还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,在北方剧场开过一场钢琴音乐会。但对哈尔滨这座城市,他并不陌生。去年11月,女儿从国外回来,说一定要到哈尔滨来看冰雪。父女俩来到哈尔滨,玩起打雪仗,还品尝了北方美食,“我觉得哈尔滨吃的特别好,我们特意去了红专街的早市,早上五点半很冷,但感受了接地气的哈尔滨。而且每次这边的朋友都非常热情,对我招待照顾得无微不至,所以我每次来哈尔滨就像回家一样,非常期待在未来的岁月里,有更多的机会来哈尔滨为大家献上我的钢琴声,我也希望以后有机会为咱们哈尔滨谱曲!”孔祥东认真地说道。